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287.王老师出马(求月票啊) (第13/16页)
水渠里放上一条手腕粗细的竹竿,伸入农田的细竹竿有一头便插在它上面,给它们做好固定然后往细竹竿上做标记,贴着庄稼苗菜苗的位置是标记,后面要统一开个小孔。 老头们忙活一阵没耐心了,说:“王老师,这费劲巴拉的有啥用?这样还不如让我们天天拿着水瓢来一瓢一瓢的浇水呢。” 王忆笑道:“这大热天一瓢一瓢的浇水不热吗?咱们这个只是费劲一时,你们那可是费劲一直。” 1 “而且,这滴灌技术省水,比你们用水瓢浇水还要省水,你们等等就知道了。” 其实他也挺不耐烦的了。 这在视频网站上看人家手工DIY挺有趣,真轮到自己可真费劲。 这让他暗暗佩服一无用处手工耿,人家能赚钱真是理所当然的,现在他可体会到手工耿的辛苦了。 不过竹竿滴灌系统只是繁琐但并不困难,这东西不是他的发明,是他曾经看到过的一种古法灌既技术。 他记得这东西出现在缺水的西北地区。 为了克服久晴无雨、山区高山旱地无法落种的干渴困难,西北山区的老农们去购买毛竹竿,用毛竹杆来引水进行滴灌。 黄瓜地和番茄地最需要水,这两样作物没水就不长,水足则会长得很快。 第一套滴灌毛竹就是放入了一片番茄地。 王忆采取地垄头处高而地垄尾处低的放置方式,将充当水渠的粗毛竹给略微抬了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